近日,中央电化教育馆完成对作业盒子的备案审核,正式批复作业盒子纳入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体系。这表明作业盒子应用合法、内容合规、功能合理,符合相关政策规范,成为国内首批获得国家教育公共资源服务体系认证的智能教学工具。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体系是教育部主办,中央电化教育馆直接管理的中国教育公共基础设施。
坚决贯彻政策要求 率先完成在国家平台的审核备案
不久前,教育部办公厅印发了《关于严禁有害APP进入中小学校园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要求,“营造良好的“互联网+教育”育人环境,严禁含有色情暴力、网络游戏、商业广告及违背教学教学规律的有害App进入校园,要严格审查进入学校类的App,建立学习类App进校园备案审查制度。”作为“互联网+教育”行业的代表性企业,作业盒子坚决贯彻教育部的《通知》要求,率先完成了在中央电教馆的审核备案工作。
图片来源:教育部网站截图
按照教育部和国家教育公共资源服务体系的要求,相关应用要“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教育方针和教育信息化相关文件精神,符合教育教学规律;产品中不存在强制性收费、植入广告、涉黄涉赌等方面的问题;用户在资源产品的使用期限、增值服务、个性化功能、评价反馈和投诉等方面享有充分知情权。”在备案过程中,经教育部中央电教馆及有关部门严格审核,作业盒子在教育资源版权保护、个人信息和隐私安全、教学与师资、游戏广告等不良内容审核、校内应用审查、特殊技术设计等方面已经做了充分配置,完全符合国家教育公共资源服务体系的要求。
图片:中央电教馆设置在作业盒子的国家教育公共资源服务体系投诉页面
坚决落实政策规范 专注服务师生教学
作业盒子是面向公立学校使用的智能教学产品。目前,作业盒子已经走进了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500多座城市,有超过4000万小学师生在用作业盒子布置和提交作业,日均采集的教、学行为数据超过两亿条。作业盒子始终严格按照“对师生负责、为教学减负增效、让家长学校社会放心”的原则,确保为师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作业盒子一直以来坚决响应国家及有关部门的政策规范和要求。同时也在不断探索和创新,积极推动和引领整个在线教育行业的规范发展。2014年以来,作业盒子在行业内率先推出“内容三级审核机制”、“作业时长提示”、“爱眼护眼模式”、“防沉迷设置”和“家长管控”等模块,对于学生减负增效、合理使用电子学习工具进行了技术化的科学处理。
坚决响应政策号召 营造良好的“互联网+教育”育人环境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办好学前教育、特殊教育和网络教育,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李克强总理在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鼓励各级各类学校与时俱进创新教育理念和人才培养模式,发展‘互联网+教育’”。教育部日前的《通知》要求,“营造良好的‘互联网+教育’育人环境,保障中小学生健康成长。”互联网+教育是新时代解决教育不均衡、促进整体教育水平提升的重要手段。作业盒子将在政策指引下,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建立起学习类App的长效监管机制,推进‘互联网+教育’,发挥好现代信息技术促进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的有益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