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新闻 > >>  正文

我市逐步探索全民参与的特色创卫之路,打造健康城市的“

2019-01-05 03:32 来源:互联网综合 作者:佚名

我市公共安全体系不断完善。顺利完成65公里市际公路安全生命防护示范工程和150公里省道安全生命防护工程的建设任务。2017年每万人工矿企业生产安生事故死亡率为0.196/万人,低于控制目标。重点行业企业职业健康检查开展率为99.8%,重点行业企业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率为95.49%,重点行业企业劳动防护用品发放及使用率为94%,均超过年度工作目标。交通事故死亡率为2.07人/万车,低于控制目标。截至2017年底,全市灾害应急避护场所共有320个,达到年度目标。

做好山水文章建设水乡特色宜居健康村


1995年我市成功创建成为国家卫生城市,创建后不断重心下沉,大力开展卫生镇村创建活动,2006年全市消灭了直排式厕所,实现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覆盖率100%,2007年实现村村通自来水,软硬件建设不断加强,群众卫生意识和健康意识不断提升。2010年全市250个行政村全部创建为省卫生村,中山市逐步探索了全民参与、全民投入、全民受益的特色创卫之路。

我市逐步探索全民参与的特色创卫之路,打造健康城市的“

优化公共健康服务打造惠民健康村

2017年我市全面启动了健康城市建设,并将其作为今后全市工作的两条主线之一。市委、市政府分别印发了相关文件,将健康城市三年行动计划细分为83项核心指标和51项重点任务,明确了各部门职责分工和年度细分目标,初步建立了健康城市工作机制。同年8月,我市被广东省爱卫会列为全省7个健康城市试点之一,小榄镇、古镇镇、坦洲镇被纳入省级健康镇试点,小榄镇东区社区、新市社区,古镇镇古二村、曹一村,沙溪镇龙瑞村等10个村(社区)被纳入省级健康村试点。2017年底新增了市人民医院等14个单位为市级健康城市“细胞工程”试点,目前我市共有市级健康城市细胞工程试点34个,其中中山纪念中学等11个单位被世界卫生组织命名为健康单位(场所)。

我市逐步探索全民参与的特色创卫之路,打造健康城市的“

我市逐步探索全民参与的特色创卫之路,打造健康城市的“

中山市加强统筹规划,坚持“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建设原则,立足各镇村实际,深挖本土特色,探索品牌鲜明的健康村试点建设工作。其中古二村和曹一村为建设健康村试点探索出了新路子。


■古二村

   今年,我市顺利获得国家森林城市称号。夏升权 摄

曹一村常住人口6250人,外来常住人口13000多人。2017全面铺开健康村建设工作,成立由村书记为组长、村长为副组长、村相关成员共同参与的村创建工作领导小组,结合村的三年工作计划,制订了健康村建设年度计划和长期规划,扎扎实实将建设工作落实到位。

全民健身行动持续开展。在全市46个人口密集公共体育场地增设了面积为60-300平方米不等的儿童设施,增加体育场地面积6720平方米,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2.55平方米。成功举办了CBA中山赛区比赛、中山马拉松赛、群英故里香山古道骑行、中珠健步走等重大体育赛事活动,带动各镇区和单位举办了200多场次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群体赛事活动,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达120万。积极推进四大组团体育公园建设,15分钟健身圈初具雏形。

■健康文化 氛围渐浓,公共健康文化服务不断提升

健康村试点建设探出新路子

我市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以建设健康城市为抓手,健康环境建设、健康社会构建、健康服务优化、健康生活普及、健康产业发展、健康文化营造等六个方面工作初见成效。

国家生物医药科技创新区创建工作稳步推进。《中山市创建国家生物医药科技创新区工作方案》已完成并上报省委省政府。我市健身休闲运动产业健康发展。我市《职业体育俱乐部工作方案》已完成初稿,正积极争取市政府政策和资金支持,计划打造1-2家职业体育俱乐部。体育旅游示范基地建设基础筹备工作已初步完成。

中医药健康文化传播良好。成功举办了“中医中药中国行”中山市启动仪式暨中山市中医院2017年“服务百姓健康行动”大型义诊活动周,在“健康中山大讲堂”健康科普知识传播项目活动中开展中医养生类科普讲座20场。

我市逐步探索全民参与的特色创卫之路,打造健康城市的“

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逐步提升。全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标准化建设达标率为76.56%,70%以上镇区公立医院达到二甲及以上标准,每千常住人口执业(助理)医师数为2.6人,每千常住人口医疗机构床位数5.2张。每千常住人口注册护士数3.32人,每万常住人口全科医生数2.05人,达到年度目标。2018年已派出107名市级专家骨干到镇区一级或无定级公立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挂职,不断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


古二村不断加大健康基础设施的投入,为村民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利用一河两岸改造工程的契机,打造健康路径1条,打造富于水乡特色的健身空间。该村大力推行体检服务及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务。对35岁以上股民实行体检报销制度,村民可自行到医院或者在古镇人民医院体检车下乡时进行体检,村委会实时报销,报销额度为400元封顶。为60岁以上的老年人建立健康档案,定期进行身体检查。对患有高血压、糖尿病、心脑血管等疾病的老年病人建立随诊制度,定期上门巡诊。大力推行家庭医生签约式服务,并不断扩大签约服务人群,为签约家庭提供基础的护理技术指导、预防保健、慢性病预防知识及上门巡诊、电话预约、转诊等服务。截至2018年3月,古二村共签约户1198户、人数6221人次,重点人数745人次,重点人群签约率为11.97%。

强化内河涌整治力度,造蓝天碧水秀美村。古二村于2017年全面实行河长制,由村领导每月进行巡河、排查排污口,河道保洁员对河道进行保洁,全面强化内河涌整治监管力度。2017年古二村投入250万元规划建设一河两岸一期工程,沿河扩建亲水平台,填泥植树美化绿化河道,增加花岗岩石栏与凉亭,并结合灯都特色在河涌两岸加装五彩灯光,打造独树一帜的水乡特色。

■健康服务 持续优化,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逐步提升

我市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村建设成果显著。全年共有128个行政村完成整治任务,大幅超额完成原定整治75个行政村的目标任务。市容环境综合整治行动深入开展。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稳定保持在100%;中心城区垃圾分类覆盖率20%以上,天明花园A区、盛景尚峰实施了智能垃圾分类试点工作。中心城区三类以上公厕达到104间,比原定目标多4间。全年共清理卫生死角、露天垃圾71782处,清理“牛皮癣”323万余张,查处占道经营25900余宗;拆除违法占用河道、影响河水通畅及河岸环境的违章建筑物1070个,清理河道水面漂浮物和淤泥32万余吨,拆除河岸违法禽畜养殖场284个。

公共健康文化服务不断提升。2017年全市建设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56家,每万人拥有室内公共文化设施面积达到1500平方米,达到年度工作目标;每万人拥有“三馆一站”面积达到450平方米,全市公共图书馆新增藏量52.3万册,优于年度目标。全市创建市级卫生先进单位33个,市级卫生先进小区32个。

■健康社会 和谐发展,对符合条件的困难群众救助率达100%

■健康环境 不断改善,获得国家森林城市称号

■健康生活 逐步普及,打造15分钟健身圈

   我市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达120万。缪晓剑 摄

■健康产业 融合发展,健身休闲运动产业健康发展

   公共卫生服务体系不断完善。文波 摄

医疗服务水平和质量有所提升。2017年个人卫生支出占卫生总费用的比重为24.67%,比2016年低1.55%,市民就医费用支出持续下降。2017年我市再住院率为5.1%,院内感染发病率为1.04%,门诊处方抗菌药物使用率控制在16.95%,均优于年度目标。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不断提升。目前全市提供中医药服务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达100%。重点人群健康得到有效保障。2017年孕产妇产前检查率为98.03%,比年度目标高2.03%;新生儿筛查率97.60%,比年度目标高4.6%;孕产妇死亡率4.59/10万,低于控制目标值;婴儿死亡率2.0‰,低于控制目标值;五岁以下儿童死亡率2.62‰,低于控制目标值;适龄儿童所有免疫规划疫苗22剂次的接种率均达95%以上;每百名老人拥有养老床位数达4.25张,在全省地级市中位居第二;有康复需求的残疾儿童和持证残疾人接受基本康复服务比例达79%,比年度目标高19%。

2017年7月,中山市成为广东省首个实现“双百”目标的地级市(即国家卫生镇覆盖率100%和省卫生村覆盖率100%)。实现“双百”目标后,中山市紧紧抓住新时代爱卫工作转型契机,全面启动健康城市创建工作和健康村镇试点建设。

■曹一村

我市逐步探索全民参与的特色创卫之路,打造健康城市的“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