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8月12日讯 据法媒报道,中国“硬式”教育的支持者承认中国教育中的“禁止”和“精英主义”所带来的弊端要大于西方“散养式”教育。
这一现象在美国耶鲁大学美籍华裔教授蔡美儿的名为《虎妈妈的战歌》一书中得到了体现。作者在书中介绍了她如何以中国式教育方法管教两个女儿,她不让女儿参加睡衣派对、在学校的剧场演出、看电视、玩电脑等等。同时,作者也对自己的教育方式和西方教育方式的利弊进行了对比和反思。
这本书一经出版便引起世界各地读者的广泛讨论,书中的母亲给人一种“暴君”的感觉。但在中国人们则习以为常,学生们在课堂上度过一天中的大部分时间,父母的权威更是不容小觑。
4岁的孩子每天要上8个小时的课,在校时间更是长达12个小时,对于年长一些的孩子,还要再额外加上几个小时的作业复习时间。
针对教育话题的讨论又被最近流传在网上的一段视频推到了风口浪尖。视频中一名年仅四岁的中国小孩被父母逼迫在纽约的大雪中跑步,孩子身上只穿了内裤和袜子。
孩子的父母辩解说他们这么做的原因是为了磨练孩子的意志以及强健的体魄。然而这一段短短的视频却引起了网友们的愤怒与不满。
然而,在中国人大代表朱先生看来,现如今的中国家长希望他们的后代能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成长。随着独生子女政策的实施以及受到西方教育理念的不断影响,中国的父母们更加疼惜自己的子女。
朱先生指出,“中国正在不断改革,社会也越来越开放,特别是关于外国教育以及外国的先进理念。从现在开始不少学校更倾向于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及文化知识的扩充。
最近几年,中国涌现出一批采用交替式教学的办学机构,例如沿用奥地利思想家鲁道夫 斯坦纳(1861-1925)的教学观点的华德福学校。
中国第一家华德福学校成立于2004年,另有六家在2005年开始教学。与传统的教育机构相比,这些学校对于读书,写字以及数学的教学起步更晚,更侧重于其他能力的培养,例如音乐和美术。
于淑芬决定把她7岁的女儿多多送往处于北京市郊的华德福学校,因为她认为女儿在传统的国家教育体制下会承受过多的压力。
于女士解释说:“过多的课程和考试对于孩子来说过于密集。他们身体和心里的发展会在这种环境下发生扭曲。所以我从来没有想过把我的女儿送到公立学校里去读书。”
私立教育产业在中国蓬勃发展,根据美国美林银行提供的数据显示,在2010年这一产业就带来了800亿美元的收益。(翟洋)
(原标题:法媒:西方教育方式在中国渐流行 培养创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