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
与孟克达来家一样,原来散居在库布其沙漠西部的36户牧民,由于黄沙阻隔,里面的人出不来,外面的人进不去,生态差,生活苦。牧民们一年只能外出一两趟,孩子上不了学,生病了只能硬扛。
2007年,鄂尔多斯市率先在全国实行“优化开发区、限制开发区、禁止开发区”的“三区规划”政策。
在库布其坚持治沙30年的亿利集团也按照全市总体规划,提出了系统的治沙规划。集团董事长王文彪介绍:“我们采用机械化与人工种植相结合的措施,加上自然修复,使库布其沙漠形成绿洲,增加生物多样性,逐步形成新的完整生态系统。”
如今,在库布其沙漠边缘,孟克达来一家搞起了沙漠旅游餐饮,年收入二三十万元。“现在沙漠是宝不是害,是‘金沙银沙’,人们抢着要。”孟克达来说。站在库布其沙漠中段达拉特旗银肯敖包上,极目远眺,沙区新景尽收眼底。画面中间地带,金黄色的沙丘绵延起伏,脚下和远方是大片大片的绿色植被,将沙漠牢牢锁住。
达拉特旗被南北近20公里宽的沙海一分为二,锁边林带阻止了沙漠扩张,保护着人们的生产生活。
——摘自《人民日报》(2018年8月8日)
材料2
在一幅标明库布其沙漠区位的地图上,整个沙区轮廓看上去像一只长脖子巨兽,紧贴黄河内蒙古段“几”字弯的内侧。为了驯服这只“巨兽”,鄂尔多斯人民奋斗了几十年。
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防沙治沙,光有信心有决心、不怕苦不怕累还不行,政府、企业、农牧民和社会人士多方合力的同时,还要遵循自然规律,科学防治。
过去,由于缺乏科学统一的规划以及科学系统的治理模式与治沙技术,库布其人在沙漠治理中走过弯路,局部地区曾陷入“治理—恶化—再治理—再恶化”的怪圈。
几十年来与风沙斗智斗勇,广大治沙人逐渐摸清了沙漠的脾性。如今,鄂尔多斯人民找到了一条战略合理、战术有效、技术先进的科学治沙之路,筑起绿色生态屏障,牢牢缚住了库布其沙漠这只“巨兽”。
——摘自《人民日报》(2018年8月8日)
请回答:
(1)结合材料1,运用联系的观点分析沙漠变成绿洲对人的影响。
(2)如何理解“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
2.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
中国共产党诞生后,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团结带领人民经过长期奋斗,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建立起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进行了社会主义建设的艰辛探索,实现了中华民族从东亚病夫到站起来的伟大飞跃。这一伟大飞跃以铁一般的事实证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改革开放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团结带领人民进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的伟大实践,使中国大踏步赶上了时代,实现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伟大飞跃。这一伟大飞跃以铁一般的事实证明,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