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摘要:
创新的重要性已经被越来越多的国家意识到,并制定出相应的战略来提升国家未来的竞争力。创新成为评价国家竞争力的12个指标之一,创新氛围的不足成为我国创新评价落后的因素之一。
STEAM教育与创客教育是包含创新思想的教育理念。STEAM教育的先行场景为学校,并行场景为家庭。超过半数家长认为学校没有培养出孩子的创新能力等综合能力素养,同时家长没时间成为家庭教育中最大的痛点。
中国未来家庭STEAM教育趋势会集中在家长正确认识综合能力重要性,家长不断学习适合自己的孩子的培养理念以及家长在没时间的情况下将孩子送去相关机构方向上。
培养孩子的综合能力是STEAM教育与少儿编程行业共同的愿景。
国家未来的核心竞争力,创新成为评价国家竞争力的12个指标之一
由世界经济论坛发布的《2018年全球竞争力报告》中,创新能力成为评价各个国家竞争里的一级指标之一。创新的重要性已经被越来越多的国家意识到,并制定出相应的战略来提升国家未来的竞争力。在创新得分中,中国以64.4分位居全部140个国家中的第24位。
创新指标的10个评价维度,创新氛围的不足成为我国创新评价落后的因素之一
在创新10个评价维度中,中国与美国,英国,德国和日本在科研机构质量方面均为100分;而在发表论文期刊稍微处于落后地位,发明专利方面则是差距很大。
科研机构质量与发达国家相同表明中国在科研硬件方面可与其他国家不相上下,但结合专利应用及论文期刊数量来看不难发现,整体“环境”是否鼓励创新的连接性,创造性和多样性决定前沿研究的数量,质量以及将新想法转化为新的商品和服务的能力。目前,中国创新相关的政策环境良好,但社会环境相对较差。
包含创新思想的教育理念,STEM教育与创客教育
创客教育理念早在2001年由美国MIT比特与原子研究中心发起的FabLab创新项目。2010年,李大维在上海建成第一个创客空间,但由于处于早起探索,最后并未能获得较多关注。
STEM教育理念则首次出现于2006年,美国前总统布什在国情咨文中提出《美国竞争力计划》,提出知识经济时代教育目标之一是培养具有STEM素养的人才,并称其为全球竞争力的关键。由此,美国在STEM教育方面不断加大投入,鼓励学生主修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培养其科技理工素养。
通过STEM教育增强融合多学科知识的能力并在创客教育中将创造力表达出来,形成一个创新与教育融合的闭环。随着理念的完善,创客教育与STEM教育形成的闭环已经渐渐融入STEM教育理念中,从而淡化了创客教育。
国外STEM教育三大场景,家庭与学校教育内容固定而社会环境更完善
国外STEM教育的三大场景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关系,这一点与国内情况稍有不同。学校在应试教育教学的同时关注培养孩子的综合能力;家庭教育的关注点是如何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前两点与国内STEM教育的理念基本一致,但是在社会层面有着较大的区别。国外的社区与学校之间在地理位置层面与理念层面可以看出几乎不存在“围墙”,社区与学校,企业联系紧密辅助学校与家庭去完善对于孩子的教育。
国外STEM教育方法论,PBL项目式学习是STEM教育的主要教学模式
PBL定义:项目式学习(Project-BasedLearning)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设计执行项目的教学和学习方法,从而促进学生的学习效果。在一定的时间内,学生选择、计划、提出一个项目构思,通过展示等多种形式解决实际问题。项目式学习和传统式学习方法相比,能有效提高学生实际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项目式学习的目标,是通过与现实相结合的实践方式,使学生更有效率地掌握学科知识,并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社会情感技能。
STEM教育与STEAM教育,STEAM教育是从STEM教育的理念基础上衍生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