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甲午战争后列强对华资本输出进一步破坏自然经济,为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提供客观条件。
(3)社会上兴起实业救国热潮和人民掀起的收回利权运动的推动。
进一步壮大了资产阶级的力量,增强了其革命性,继续进行反帝反封建的斗争;使无产阶级的力量壮大,为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变及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阶级基础。
(3)由沿海向内地扩展。
3.结果
③官僚资本的压榨 ④国民党政府大举内债,滥发纸币
1.时间
(1)西方列强的侵略虽然给中国带来了灾难,但是冲击了中国社会的生产方式和思想观念,瓦解了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A.采矿业和运输业 B.化工业和建筑业
(1)时间:一战期间(1912—1919)
2.原因
4.影响
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是教师资格考试的重要考点之一。这一部分知识,在题型上,除了常见的单选题之外,还以材料题的形式进行考查;在出题的角度方面,往往从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背景、表现和影响(尤其是背景),这三个角度出发进行试题的命制;试题材料的选择上,整体来说材料的来源十分广泛,无特殊限制。综合上述内容,就要求考生在备考过程中,除了理解记忆相应的史实之外,还要锻炼和提高对史料的分析能力。
3.表现
(1)商办企业数量增加和规模的扩大。例如张謇的大生纱厂,荣宗敬、荣德生的保兴面粉厂,周学熙的启新洋灰公司。
2.概况
1.原因
①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的洗劫和破坏 ②美国向中国大量倾销商品
三、经典例题
(1)时间:19世纪60、70年代。
内蒙古教师资格考试阅读资料:中公内蒙古教师招聘考试网提供教师资格考试阅读资料,包括学科专业知识、综合素质、综合知识与能力、学科知识与能力、面试等阅读资料,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内蒙古教师资格考试阅读资料。考生可以收藏(Ctrl+D)内蒙古中公教育官网(nm.offcn.com)或关注内蒙古中公教育微信(nmzgoffcn),小编会持续为大家更新内蒙古教师资格考试阅读资料相关内容。
1.不利因素
3.图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曲折发展示意图,造成G段发展趋势的原因是( )。
1.背景
1.【答案】D。解析:1912-1919年间,中国民族工业出现快速发展的“短暂的春天”,其中面粉业和纺织业发展最快,故答案为D项。近代中国重工业发展缓慢、艰难,这一时期化工、皮革、卷烟等行业尽管也有相当发展,但不符合题干中“发展最快”的要求,排除ABC项。
(一)产生
(3)中国人民的反帝爱国运动有力的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四)从快速发展到陷入绝境
4.影响
(1)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是阻碍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因素。
A.政府放宽了民间设厂的限制 B.南京临时政府奖励实业的政策
C.钢铁业和金融业 D.面粉业和纺织业
(4)实业家自强不息的爱国精神。
3.影响
(2)清政府为扩大税源,解决财政危机,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3)代表:上海发昌机器厂;广东继昌隆缫丝厂;天津贻来牟机器磨坊。
(2)表现:面粉业和纺织业发展最快;重点工业和新兴民族工业——化学业也有一定发展。
一战后,欧洲列强卷土重来,整个民族工业又迅速萧条。
二、知识点呈现
(三)“短暂的春天”
(4)与西方资本主义发展相比,缺乏资金、技术、人才、思想、市场等基本要素。
2.据统计,1927年到1936年,中国的工业增长率达8%以上;1936年,工业产值达到近代以来的最高水平。这一时期中国经济的发展主要得益于( )。
(3)中国封建自然经济的抵制。
19世纪末20世纪初。
(2)由于工业文明的冲击和巩固封建统治的需要,清末民初,政府鼓励兴办实业。
C.群众性反帝运动的推动 D.“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的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