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新闻 > >>  正文

当前适龄残障儿童接受义务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2018-12-28 04:47 来源:互联网综合 作者:佚名

近年来,我市按照自治区、国务院统一部署,实施第一期特殊教育提升计划,残疾人受教育机会不断扩大,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普及水平明显提高。全市现有特殊教育学校2所,规划在建1所,有在校学生302人。小学随班就读在校生462人,初中随班就读在校生134人。全市现有教职工108人,其中专任教师99人。全市共建成特殊教育指导中心2,特殊教育资源中心2个,普通学校特殊教育资源教室8个;财政投入大幅增长,保障能力持续增强,生均特殊教育经费达到了6000元的基本标准;教师队伍建设、课程教材建设、教育教学改革取得初步成效,教育质量明显提升。初步建立了以特殊教育学校为骨干、以普通学校举办特殊教育班和残疾儿童少年随班就读为主体、各类教育并举、学段衔接、普职融通的特殊教育体系。但随着特殊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我市还存在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普及水平还需进一步提高,特殊教育资源尤其是边远贫困地区不足。条件保障机制不够完善,特殊教育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残疾学生融入社会的能力有待提高等问题。

一、扩大特殊教育资源,满足残疾学生多元化教育需求。

继续加快特殊教育学校的建设力度。按照国家“每30万人口建立一个特殊教育学校”的有关要求并结合我市的实际情况,东胜区、准格尔旗需各建设一所特殊教育学校,切实保障每一位残疾儿童和少年都能接收适合的教育。积极推进在普通学校建设特殊教育资源教室工作,按照《鄂尔多斯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4-2016年)的通知(鄂府办发(2015)96号)文件要求,承担8名以上随班就读残疾学校的普通学校要设立特殊教育资源教室,为残疾学生提供个别化教育与康复训练。各旗区每年至少要在辖区的小学和初中学校各建成1个标准资源教室。现已经建立的8个资源教室还远远不能满足残疾学生的需要。整合特殊教育资源,构建以特殊教育指导中心为核心,普通学校和特殊学校共同参与的随班就读区域管理体系。2017年,达拉特旗依托达拉特旗特殊教育学校建成全市第一个旗区级的特殊教育指导中心,为全旗的特殊教育工作的教科研工作和巡回指导工作奠定了基础。其他旗区还没有建立旗区级的指导中心,制约了特殊教育工作的开展。

二、加强特殊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提升教师专业化水平。

配齐配强特殊教育教师。针对我市各所特殊教育启智学生居多,残疾类型种类多、学生年龄差异较大、康复类专业人员需求量多的实际情况和(政办发[2002]24号)、(内机编办发[2003]69号)文件的有关要求,市内各所特殊教育学校按每班5名教职工编制配备,资源教室和特教班按每班3名教师配备。全市已经建立的特殊教育学校和资源教室均未达到要求,需及时招聘和培养专业技术人员充实特殊教育教师队伍,以适应特殊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提高特殊教育教师的培训工作。切实将特殊教育培训纳入教师继续教育培训计划,创新培训形式,加大深度培训的比例,有计划的培养一批骨干教师和巡回指导教师、学科带头人、教研员。

三、进一步加大特殊教育经费投入,完善特殊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全市各所特殊教育学校和普通学校的随班就读学生的生均公用经费逐步达到了6000元/人。除鄂托克前旗外,其它旗区均未按要求每年安排不低于20万元的特殊教育专项金费支持市内各所开展随班就读学校,用于随班就读巡回指导、送教上门、教育教学研究和专业教师培养等工作,满足各项工作的基本需要。全市各旗区均未按要求确保落实国家特殊教育教师岗位的津补贴政策。

四、强化部门间协作,形成特殊教育工作发展合力。成立市政府牵头的联席会议制度,将特殊教育发展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分工协作,各负其责,定期研究讨论交流特殊教育的问题,共同推进我市特殊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鄂尔多斯市教育局

2018年5月24日

分享到:0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