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今年9月10日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讲话中提出了关于教育的“首要问题”和我国教育的“根本任务”的重要论断。他指出:培养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我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这就决定了我们的教育必须把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任务,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的有用人才。这是教育工作的根本任务,也是教育现代化的方向目标。这一论述为我们深刻理解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体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指明了方向。
一
2016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提出,“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是一个“根本问题”。(《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外文出版社2017年版,第376页)在全国教育大会上,他再次强调关于教育“根本问题”的观点,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全面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领导。在明确教育“根本问题”的同时,他又提出了关于教育“首要问题”的观点,把“培养什么人”论定为“教育的首要问题”。
什么是教育?教育的本质是什么?这是教育研究中首当其冲的问题。把教育看作培养人的活动,已经成为我国教育界具有广泛共识的观点。如果说教育的“根本问题”体现了教育的本质,那么“培养什么人”即培养目标这个“首要问题”则是教育本质的最集中、最鲜明的体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首要问题”的论断,指引着我们深刻理解教育的本质和我国教育的根本任务。
习近平总书记今年5月2日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深刻揭示了教育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法。他指出:“古今中外,关于教育和办学,思想流派繁多,理论观点各异,但在教育必须培养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人这一点上是有共识的。培养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人,说具体了,就是培养社会发展、知识积累、文化传承、国家存续、制度运行所要求的人。所以,古今中外,每个国家都是按照自己的政治要求来培养人的,世界一流大学都是在服务自己国家发展中成长起来的。我国社会主义教育就是要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一论述告诉我们,培养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人,是古今中外不同社会中教育的共性,因而成了观点各异的不同思想流派的共识。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我们的教育是社会主义教育,国家和社会对教育的多方面需要集中到一点,就是要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既体现了我国教育培养什么人的特殊性,又在特殊性中包含着一切教育培养人的普遍性。因此,把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确立为我国教育工作的根本任务和教育现代化的方向目标,这是由特殊性与普遍性相统一的我国教育的本质决定的,是对教育所固有的本质的深刻反映,是对教育发展规律的自觉运用。
二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这一论述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观察教育问题的方法论原则,告诉我们必须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高度来研究教育问题,确立培养目标,制定教育方针。
把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确立为我国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由“我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决定的,是从当代中国实际出发作出的决策。
我们党历来是着眼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从国之大计、党之大计的高度来观察教育、领导教育的。
1956年,我国基本上完成了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建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毛泽东在1956年发表的《论十大关系》和1957年发表的《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等著作中分析了我国社会的基本矛盾和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研究了十大关系,提出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团结一致地进行伟大的社会主义建设的任务。他从这一大局出发观察教育问题,首次对我国的教育方针作出明确表述:“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毛泽东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226页)他特别强调要在青年学生中加强思想政治工作。要使全体青年懂得,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给我们开辟了一条达到理想境界的道路,而理想境界的实现,要靠我们的辛勤劳动。青年学生除了学习专业知识之外,在思想上要有所进步,政治上也要有所进步。要学习马克思主义,学习时事政治。“没有正确的政治观点,就等于没有灵魂。”(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