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斜杠青年”:创新生力军助推效益增长
南方电网广东中山供电局青年研发的500千伏桂山变电站巡视机器人“大眼萌”
全国“青年岗位能手标兵”、南方电网贵州铜仁供电局青年詹乐贵在技术研发现场
南方电网广东电网公司教育培训评价中心青年研发的输电线路高空巡视VR设备,能帮助新员工对工作环境、操作流程进行全面熟悉和操作训练
2018年南方电网公司青年创新论坛暨“创新发展 青年争先”主题团日活动现场
南方电网广东东莞供电局输电管理所青年研发的激光远程清障装置“激光大炮”
“去年,我们的智能巡检机器人入选纪录片《辉煌中国》,震撼全国,今年我们推出了第二代创新成果,它叫‘阿童木’……”在近日举办的2018年南方电网公司青年创新论坛暨“创新发展 青年争先”主题团日活动上,智能巡检机器人“阿童木”、“激光大炮”、智能头盔、输电线路高空巡视VR等140多个南网青年创新成果集体亮相。这些以南网“斜杠青年”为主力的创新项目,引发各界关注。
“斜杠青年”,正在成为南方电网青年的一种“时尚”。
一边搞生产、做服务,一边研发专利、想新点子;岗位工作做好了还不行,还要开个“青年创客空间”、工作室,争当创新先锋、技术专家。这就是电网版的“斜杠青年”。
以“斜杠青年”为代表的青年员工,正在成为南方电网公司创新的生力军。
近年来,南方电网公司广泛采用青年科技创新、职工创新、合理化建议征集、创建“青年创客空间”等多种形式,鼓励青年员工争当创新领域的“斜杠青年”,积极推动青年创新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党的十八大以来,南方电网公司累计成立青年创新团队1641个,形成项目产业化数量84个,产生经济效益3.5亿余元,成为公司实施创新驱动、加快建设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的重要力量。
15000多位创新达人:“斜杠青年”蔚然成风
每年,有超过200天奔走于作业现场。
十多年间,足迹遍布广东汕尾、广西贵港、湖南鲤鱼江等地。
十多年来,为省内外500多台各类型机组“把脉看病”,为电力企业挽回经济损失上亿元。
这是南方电网广东电网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刘石对自己的总结。
说到创新,刘石也是一名“斜杠青年”。他的另外两个身份是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南方电网高级技术专家。
“我从小喜欢理科,一直想要去现场。”刘石说。十多年来,他奔波在各种电力设备检修的现场,见招拆招,解决了无数的棘手问题。
在做好设备检修的基础上,刘石和他的团队大搞科技创新,成果相当可观:获得省部级奖励10余项,主持项目中1项获得南方电网科技进步一等奖,4项获得广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和3项中国电力奖。
对来自南方电网贵州铜仁供电局的青年詹乐贵来说,“斜杠”带来的快感同样很愉悦。在做好本职岗位工作之外,詹乐贵沉醉在各种技术研发中,创新发明成果不胜枚举。
在2018年南方电网公司青年创新论坛上,詹乐贵牵头研发的“变电设备便携巡查探测装置”,受到现场专家和青年的好评。这项成果解决了变电站巡视人员长期以来巡视设备时的一大盲区,对保障供电起到了很大作用。
工作13年来,类似的成果始终伴随着詹乐贵的职业成长。截至目前,他已经斩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31项,获得国家、省、市科技进步奖等各类奖项20余项,为企业节约成本2000多万元。今年8月,他又获评“全国青年岗位能手标兵”,“斜杠”之路增加了精彩的一笔。
目前,南方电网公司共有青年近10万人。以“斜杠青年”为代表的创新大军,正在结出丰硕的果实。
党的十八大以来,南方电网公司累计成立青年创新团队1641个,产生了15020名青年创新达人,形成项目产业化数量84个,产生经济效益3.5亿余元。而在南方电网职工技术创新开展的8363个项目、超过3000项技术创新成果中,有相当一部分就是青年的创新成果。
1140个阵地:为“斜杠青年”搭建创新平台
惟改革者进,惟创新者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