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新闻 > >>  正文

个税改革:办税流程以及专项附加扣除问题汇总

2018-12-25 20:42 来源:互联网综合 作者:佚名

新个税法于2019年1月1日起施行,2018年10月1日起施行最新起征点和税率。新个税法规定,自2018年10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纳税人的工资、薪金所得,先行以每月收入额减除费用五千元以及专项扣除和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依照个人所得税税率表(综合所得适用)按月换算后计算缴纳税款,并不再扣除附加减除费用。下面,中公会计小编整理了个税改革常见问题,供大家参考!

会计早报

《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信息表》

我有扣除项,如何让税务部门知晓?

答:通过填写《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信息表》。

个人有几种办理途径?

答:两种:一是由单位代扣;二是自行申报办理

《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信息表》包含什么信息?

答:纳税人填报《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信息表》,包括姓名、身份证号等个人基本信息,收入情况、三险一金、累计专项附加扣除等

如何获取纸质《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信息表》?

答:有三种方式:1、可就近到任一办税服务厅,领取已经印制好的信息表格;2、在单位领取;3、可登录税务总局或各省、市税务机关官网,下载表格电子版并自行打印出来。

纸质填表比较麻烦,如何直接填写电子版?

答:可向单位索要,或者在国家税务总局官网、个人所得税APP端填写。

我选择单位代扣,填写好表格后,是否需要其他流程?

答:填写好的纸质表格可以提交给单位,同时将电子模板内容打印,经员工签字、单位盖章后留存备查

计税以年为单位综合,工薪族每月如何缴个税?

答:采用累计扣税法,公式为累计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累计收入-累计免税收入-累计减除费用-累计专项扣除-累计专项附加扣除-累计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

工薪族每月预扣预缴税款相加,是否为年度最终缴纳税款?

答:对于大部分只有一处工资薪金所得的工薪族,纳税年度终了时预扣预缴的税款基本上等于年度应纳税款,因此无须再办理自行纳税申报、汇算清繳。

专项扣除

一、子女教育

孩子在国内幼儿园上学,需要保存明些资料?

答:不需要

孩子上学放寒暑假,能否享受连续扣除?

答:可以。

孩子因病休学但学籍继续保留期间,能否享受扣除?

答:可以。

孩子在境外上学,能否享受扣除?

答:可以。

孩子已满3岁,由于身体或其他原因没上幼儿园,能否享受扣除?

答:可以。

子女在国内上学需要留存凭证吗?

答:不需要。

孩子在境外上学,需要保存哪些资料?

答:境外学校录取通知书以及留学签证等相关教育资料。

关于子女教育的补充:

1.子女年满3周岁就可以扣除子女教育专项附加,此时,不论是否在幼儿园学习

2.子女中国境内和在境外接受全日制学历教育和学前教育,都可以扣除子女教育专项附加。

3.子女不管接受民办还是公办全日制学历教育和学前教育,都可以扣除子女教育专项附加

4.子女接受全日制学历教育和学前教育,不管是否毕业,都可以扣除子女教育专项附加。

5.每个子女,每月可扣除1000元,不限定个数。如果有多个符合扣除条件的子女,每个子女均可享受扣除。比如,有3个子女,则每月可以扣除3000元,以此类推。

二、大病医疗

享受大病医疗支出扣除,需要哪些凭证?

答:患者医药服务收费及医保报销相关票据原件或复印件,或者医疗保障部门出具的医药费用清单等。

大病医疗支出能否按月享受扣除?

答:不可以,大病医疗支出按年享受扣除。

明年(2019年)生病支付的大病医疗费用何时可以办理?

答:2020年。

关于大病医疗的补充:

1.对大病范围没有界定,比如日常感冒发生的与基本医保相关的医药费用支出,都包含在内。

2.本人或配偶发生的大病医疗支出,既可以由纳税人本人扣除,也可以由配偶扣除;对未年子女发生的大病医疗支出,可以由父母双方选择在其中一方扣除。

3.大病医疗支出扣除限额(80000元)是在超过起扣线(15000元)的部分,如个人负担是60000元,就可扣除45000元。

三、住房贷款利息

明年(2019年)1月1日起,A开始偿还首套房房货,25年还清,25年内都能享受扣除吗?

答:不能,扣除期最长不超过240个月。

享受房货利息扣除,需要保存哪些资料?

答:留存住房货款合同、贷款还款支出凭证。

商业银行或住房公积金个人住房货款是否都能扣除?

答:可以。

关于住房贷款的补充: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