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因一部名为《极有可能成功》的纪录片,让美国加州圣地亚哥一所创新型学校High Tech High名声大噪。影片中介绍学校完全颠覆了传统的课程形态和学习方法,采用基于项目的学习模式,同时学生们仍然有不错的录取率。一时间,引发许多国内的家长和教育者们的好奇,这是一所怎样的学校?上个月该校创始人和教学总监来到中国,从自己创办HTH经验出发,分享了思考和收获。本文作者陈汶鑫参加了为期五天的工作坊,下文中她将带我们探索这所学校魅力与实践的可能性。
文丨陈汶鑫编辑丨李臻
“未来,你希望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
“今日之世界,是否和你当年读书时所想的一样,或者和你父母、老师当年所描述和期许的一样?”
“再过20年,你的孩子长大成年,等待他们的是一个怎样的世界?如何才能让他们做好准备?”
一作为魔都家长的一员、一个正在互联网创业的创业者,开篇三问,是一直盘旋在我脑海里的问题。身边有一大部分的育儿,呈现的状态依然是和我们当年学习模式、考核标准一样,分数、高考、名校还是指挥棒。
与此同时,作为一名企业管理者,面临着所有创业者普遍遭遇的难题——好员工难寻。对世界充满热情和好奇、懂得学习、善于学习、主动进取和自己携手并进的员工,需要百里挑一、千里挑一。甚至,很多人不知道为何而学,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
雨果奖得主、童行计划创始人郝景芳在今年的一篇文章里,探讨了教育的最大两难——“升学系统和人生系统注定的错差:升学系统不在乎的,恰恰是对于人生成就最为重要的。于是我们的人生被切割为两段:先用十几年学习通过考试,然后从头开始学习应对人生。”
我理解中,教育是为了培养能对不确定未来做好准备的人,一个无论在怎么样复杂条件下,能解决问题,合理平衡和安放自己身心的人;同时也在孵育和培养发展进取的创变者,能把人类推向不断进步。
但是,到底但是怎么样的教育才能抵达这个目标?
眼下美国最热门的教育模式——PBL
在女儿逐步长大以及创业过程中,我试图探索背后的原因,了解教育创新。从而,我知道了PBL(Project-Based-learning)项目式学习,一种新型学习方式。
PBL是近两年来,是国内教育圈的高频词 。高频,意味着思变力量的推动。知道PBL的人,都应该了解一部得过许多奖项的纪录片——《极有可能成功》(Mostlikely to succeed,以下简称MLTS),以及它所记录的美国创新学校High Tech High(高科技高中,简称HTH)。
影片极有可能成功中介绍,HTH大学录取率为98%
在外滩教育多篇文章中,都对PBL有详细的介绍,在这里不再赘述PBL的概念。我发现,在HTH的PBL项目式学习中,老师带着孩子们在做的事情框架,像极了公司运作、创业中正在做的事情。更让我兴奋的是,HTH在高中运作成功了这个模式以后,正在往低年级渗透,有了自己的初中、小学和幼儿园。
我对这所学校和PBL的第一判断,这才是培养未来创业家、优秀的团队成员、任何领域的解决问题高手的创新土壤。
刚刚过去的11月份,在得知国内聚焦PBL师资培训的创新教育机构“三有项目式学习”,把HTH的教学总监、高级培训师Edrick请到上海,开展PBL工作坊时,我专门安排了5天的时间,从初阶到高阶,从底层设计逻辑,到科学工具方法,学生的成果风貌以及评估体系,完整体验了一下什么是PBL。
HTH教学总监Edrick 在PBL高阶工作坊中
证实了我的判断,如果套用心理学家安德斯·艾利克森的理论,PBL就是一种培养“解决问题高手”和创新能力的“刻意练习”。比起泛泛而谈的一万小时理论,这种刻意练习,针对性更强,也更有引导价值。
PBL提供给孩子们科学的思维训练工具,解决问题的框架和评估方法,并创造“真实的学习”“和成人世界的连接”,在成体系和实操的学习过程中,更让孩子们发现自我,形成清晰的自我认知过程。
在这个训练下,让孩子的思维模式始终“Stay hungry,Stay foolish”,当人的大脑一直处于探索模式、成长模式,无疑它更具备想象力。
思辨基础:事实和观点的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