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新闻 > >>  正文

蔡文伯等:中国省域高等职业教育财政支出的差异

2018-12-23 14:31 来源:互联网综合 作者:佚名

  原标题:中国省域高等职业教育财政支出的差异与收敛性分析

  作者简介:蔡文伯,男,石河子大学师范学院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高等教育学、教育经济学等研究;杨丽雪,女,石河子大学师范学院高等教育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新疆 石河子 832003

  内容提要:利用2005-2015年我国31个省(市、自治区)面板数据,对我国地区间高等职业教育财政支出进行σ收敛和β收敛检验,结果表明,我国区域高等职业教育财政支出的差异有所下降,逐渐趋于σ收敛;从全国范围来看,东、中、西部地区的高等职业教育财政支出存在绝对β收敛和条件β收敛现象,但高等职业教育发展仍存在较大的差距。因此,要加快推进中部崛起和西部大开发战略,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因地制宜提升东、中、西部地区城市化水平;提高高等职业教育资源配置效率,避免发展规模盲目扩大;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完善政府官员考核制度,缩小区域高等职业教育财政支出的差距,实现高等职业教育均衡发展。

  关 键 词:高等职业教育 财政支出 差异 收敛性

  基金项目:2016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新疆少数民族高等教育优惠政策的失衡与优化研究”(项目批准号:71663044)。

  中图分类号:G719.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2311(2018)3-0003-10

  一、问题的提出

  高等职业教育是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为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技术人才。《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发展职业教育是推动经济发展、促进就业、改善民生、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是缓解劳动力供求结构矛盾的关键环节,必须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1]这充分说明了高等职业教育的重要意义,是其他类型教育无法替代的。教育的发展离不开资源的投入,《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中提出要完善经费稳定投入机制,改善职业院校基本办学条件,地方教育附加费用于职业教育的比例不低于30%。[2]然而,由于受到经济发展与地理位置等制约,中西部地区高等职业教育与东部发达地区相比存在巨大的差距,不利于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均衡发展。财政支出作为衡量高等职业教育服务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能够综合反映不同地区的高等职业教育在硬件设施和软件配置上的差异。[3]因此,本文以高等职业教育财政支出作为研究对象,借鉴新古典增长理论中的收敛性研究方法,分析我国省际高等职业教育财政支出的差距以及影响财政支出的因素,为促进高等职业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实现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均衡发展提供理论支撑。

  查阅文献发现,我国关于教育发展的差距与收敛性研究较多。具有代表性的是夏焰等人利用计量经济学方法,检验省际高教经费支出的收敛性,结果表明全国高教经费支出省际差异变化显著,相邻省域高教经费支出增长速度、高教规模、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等因素对省际高教经费支出收敛具有积极促进作用。[4]李恺等人对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收敛性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我国义务教育发展总体存在σ收敛,并表现出明显的β绝对收敛特征,在2001-2007年我国义务教育发展表现出条件β收敛,影响其收敛的因素主要是人均GDP、各地区生师比、生均教育经费和生均校舍面积等。[5]赖思宁等人在现有财政支出收敛理论和经济增长空间收敛模型的基础上,构建了基础教育财政支出收敛模型,研究发现我国各级基础教育财政支出在2003-2013年间呈现出收敛趋势。[6]韩海彬等人对农村教育进行了收敛性分析,发现中国农村教育具有明显的σ收敛特征,并且均存在绝对β收敛和条件β收敛,教育发展水平稳步上升。[7]王鹏晖等人运用泰尔指数分析了我国教育财政支出区域内和区域间的均等化程度,发现各省间生均教育财政支出存在较大的差距。[8]总体而言,教育发展差异问题受到了较多学者关注,但还未出现对高等职业教育财政支出差异与收敛性的研究,目前我国关于高等职业教育财政支出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绩效评价、财政管理等方面。因此,本文将运用面板数据模型,考察2005-2015年间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财政支出的收敛情况,验证其是否存在σ收敛、绝对β收敛和条件β收敛,并分析其收敛特征,以期发现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区域间的差异,为高等职业教育的均衡发展提供有针对性的建议。

  二、研究设计与模型选取

  (一)地区划分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