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新闻 > >>  正文

直播课堂会成为另外一种精英教育吗?

2018-12-22 16:44 来源:互联网综合 作者:佚名

(原标题:直播课堂会成为另一种精英教育吗?)

直播课堂会成为另外一种精英教育吗?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一篇名为《这块屏幕可能改变命运》的文章,让远程直播授课模式获得了空前关注。16年来,7.2万名学生,248所贫困地区中学的学生,通过直播与名校成都七中同步上课。其中88人考上清华北大,大多数成功考取本科。

12月13日下午,网易CEO丁磊在朋友圈发文称,将捐出1亿元投入在线教育公益,支持更多贫困地区的学校落地网课直播模式,推动中国教育资源普惠。

教育行业对此却反应平淡。

“直播当然能够起到作用,但绝不是简单把好老师的直播信号接过来,学生们就学得更好了。”一位从业多年的物理老师对界面新闻记者评价道。

发展近四十年的“远程教学”,已经能够在优质教育资源分配上发挥较大的作用。但要实现教育公平,直播可能还不足以成为万能解药。

在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就开始了对远程教育的探索。1979年,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和各地的广播电视大学相继成立,以电视为主要媒介进行教学。

公开资料显示,仅1979-1989年的十年间,广播电视大学共招收高等学历教育学生161万人,毕业104万人,年平均学历教育毕业生占全国毕业生总数的17.1%。《电化教育研究》、《远程教育杂志》等学术期刊均于这一时期创刊。

2003年,因“非典”大规模停课的状况下,远程教育在中小学领域首次应用。中国教育电视台开办临时频道“空中课堂”,让远程课程成为特殊时期的主要授课方式。

伴随着互联网的出现,网校在2000年初期兴起。包括北京四中网校、101网校、黄冈中学网校等名噪一时的网校,多以名校教师亲自授课的录像资源为主要特色。在定位上,它们主要针对家长与学生的个人购买,与课外辅导班一样被作为常规学校课程的补充。

如非典时期一样由远程老师替代面授班课的场景,在此之后几乎再未大规模出现。

由于全国各地所用教材、考纲不同,很难由一个统一的远程课程满足多个地区的教学需求,也并非所有学校均有条件接入网络或引入卫星电视。网校、远程授课的模式始终没能进入基础教育领域,而只是作为校外培训的补充。

随着城市化进程与农村撤点并校工程的深入,城乡间教育发展水平开始拉大,政策端辅以教育信息化手段为偏远地区输入教育资源。

2018年4月,教育部发布《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将发达地区通过网络对偏远地区进行联校网教正式写入文件。

在全国范围内,如成都七中网校一样以商业运作方式进入公立学校,由直播完全替代学生常规课程的案例并不多见。

政策与资金的支持是成都七中网校存在的前提。成都七中网校自成立之初即被四川省政府确定为民族地区远程教育信息源,收费模式和价格标准得到了四川省物价局的批复同意。

北京师范大学一篇名为《基于卫星的远程直播教学模式评价研究——以成都七中网校为例》(下称《以成都七中网校为例》)论文的显示,在2009年前后,成都七中网校获得了来自四川省教育厅每年200万元专项拨款,用于租用卫星通道信号。

直播课堂会成为另外一种精英教育吗?

来源:《基于卫星的远程直播教学模式评价研究——以成都七中网校为例》,作者李爽 王磊 白滨

从成绩所反映出的结果看,直播模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根据《以成都七中网校为例》提供的统计数据,在对四川康定中学、云南瑞丽一中、云南芒市中学等六所成都七中网校的远端合作校进行三年的直播教学后,直播班与七中本部学生的平均成绩差距缩小了20分。

直播课堂会成为另外一种精英教育吗?

来源:《基于卫星的远程直播教学模式评价研究——以成都七中网校为例》,作者李爽 王磊 白滨

但是,在平均成绩提高的同时,直播模式本身也存在着互动性弱的问题。在上述北师大论文课题调研中,大多数直播班学生均表示在提问环节仅能观看而不能参与互动,是直播模式的主要缺点。超过半数的学生认同这一新的学习方式,并且非常看重名校名师及其所带来的学习资源。30.2%的学生认为网校与成绩提升直接相关。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