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新闻 > >>  正文

《中国青少年健康教育核心信息及释义(2018版)》发布

2018-12-19 13:16 来源:互联网综合 作者:佚名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于2018年9月25日上午10:00在委机关2号楼新闻发布厅召开例行新闻发布会,介绍了青少年健康相关的工作情况,同时发布了《中国青少年健康教育核心信息及释义(2018版)》并进行了解读。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要求,中国健康教育中心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组织专家分析了当前我国青少年主要健康问题和影响因素,研究制订了《中国青少年健康教育核心信息及释义(2018版)》,作为青少年健康教育材料。

中国青少年健康教育核心信息(2018版)

  一、养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可有效预防绝大多数青少年期健康问题,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

  二、合理用眼、注意用眼卫生,可有效预防近视。当怀疑近视时,及时到眼科医疗机构检查,遵从医嘱进行科学的干预或近视矫治。

  三、保持健康体重的关键是合理膳食和科学运动。超重、肥胖和盲目减轻体重都不利于健康。

  四、肺结核是常见的慢性呼吸道传染病,易在聚集性群体中传播。出现咳嗽、咳痰2周以上等症状,须及时就诊。学生应主动向学校报告。

  五、烟草严重危害身体健康。要抵制烟草诱惑,拒吸二手烟,远离烟草危害。

  六、增强自身安全防范意识,掌握伤害防范的科学知识与技能,可有效预防交通伤害、暴力伤害、溺水等发生。

  七、掌握正确的生殖与性健康知识,避免过早发生性行为,预防艾滋病等性传播疾病。

  八、毒品严重危害身体健康安全,并具有很强的成瘾性,一旦沾染毒品很难彻底戒除。不应以任何理由尝试毒品。

  九、掌握科学的应对方法,保持积极向上健康心理状态,积极参加文体活动和社会实践,有问题及时求助,可减少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和网络成瘾等行为问题。

中国青少年健康教育核心信息释义(2018版)

  一、养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可有效预防绝大多数青少年期健康问题,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

  (一)养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可有效防范近视、超重与肥胖、伤害、网络成瘾等常见健康问题,降低肺结核、流感等疾病传染病威胁,避免烟草、毒品使用、过早性行为和不安全性行为等严重危害青少年健康的问题出现。同时,可使青少年受益终身。

  (二)青少年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包括:合理膳食、科学运动、不吸烟、不饮酒、讲究个人卫生、保证充足睡眠、保持积极向上健康心理状态等。

  (三)青少年生长发育迅速,对能量和营养的需求相对较高。合理膳食、均衡营养是智力和体格正常发育,乃至一生健康的保障。建议青少年:

  1.了解和认识食物及其在维护健康、预防疾病中的作用,学会选择食物和合理搭配食物的生活技能。

  2.保证一日三餐,定时定量,进餐速度不宜过快。每天吃早餐,保证三餐营养充足、均衡,量适宜。

  3.食物多样,争取做到餐餐有谷类、顿顿有蔬菜、天天吃水果,适量摄入鱼禽肉蛋。保证每天摄入300克奶或奶制品,常吃豆制品。

  4.合理选择零食,在两餐之间可选择适量水果、坚果或酸奶等食物作为零食。

  5.足量饮水,首选白开水,少喝或不喝含糖饮料。

  6.不偏食节食,不暴饮暴食。少吃油炸食品和高脂肪食物。

  7.饮食要清淡,少吃腌制和熏制食品。

  (四)科学运动可以强身健体,促进心理健康。建议青少年:

  1.保证充足的体育活动,减少久坐和视屏(观看电视、电脑,使用手机等)时间。课间休息,要离开座位适量活动。

  2.运动方式要多样化,应包括适当的有氧运动、抗阻运动、柔韧性训练等。

  3.每天累计至少1小时中等强度及以上的运动(以运动过程中呼吸急促,心率加快,感觉不能轻松讲话为度),培养终身运动的习惯。

  4.运动要循序渐进,运动量不宜过大。运动前要先热身,运动后要会放松,运动和休息交替进行。

  5.运动过程中要注意防止运动损伤,科学选用合适的运动护具(如头盔、护膝等)。

  6.科学运动可有效预防近视、肥胖、脊柱侧弯等健康问题。

  (五)科学用耳、注意保护听力。建议青少年:

  1.养成安全聆听习惯。例如:控制个人音频设备的使用频度、强度和时长。单次使用时间不宜超过60分钟,避免在较为嘈杂的环境中长时间使用个人音频设备;减少噪声接触、特别是娱乐性噪声接触;预防麻疹、腮腺炎、风疹、脑膜炎以及反复发作的耳部感染等疾病导致听力下降或减退;了解掌握常见的耳毒性药物,提高安全用药的意识。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