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新闻 > >>  正文

敬茶递烟:“主席

2018-12-18 06:45 来源:互联网综合 作者:佚名

  “林彪”走后,“毛泽东”向《新周刊》记者表示,“林彪”同志有点过,“他有一次穿着"三红"(红五角星、红领、毛主席像章)军装就上街了,引起群众围观,还搞到出了一起公交车撞车事故。我老批评他,不要装神弄鬼、招摇过市。”

  曹志颖最早是装修公司老板,后来演上了周恩来,拍了不少影视剧,“目前我是最像总理的特型演员之一”。他出场最常说的开场辞是:“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毛主席就没有我们的幸福生活。”他发现有些90后不识领袖。“我们演出,就是要让下一代永远不忘开国领袖和老一辈革命家是怎样打下江山的,我们要继承老一代革命遗志,将红色文化发扬光大。”为了“演总理学总理”,曹志颖每年要做3件善事:义务献血、为西部捐建母亲水窖、为希望小学捐款。

  商清瑞准备在6月出版一本自传《风展红旗如画商清瑞半生小记》,他在序言《天坛随感》中评价自己是一个“不甘沉沦时代”中不安分的人:“我有两个三级跳。其一,我从深山跳到县城,再跳到京城,再跳到全国各地;其二,我从教师跳到政府,再跳到商海,再跳到演艺圈。”1975年,商清瑞师范毕业,在县中学当语文教师,有学生家长、同事就说他长得特像穿长衫、带雨伞去安源的毛主席。后来调县政府当干部,又进京,做《中国教育报》、《中国酒文化报》特约撰稿人。

  “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朱德”、“贺龙”一字排开,慢悠悠走着。

  中国特型演员中,董晓独服王铁成演的“周恩来”:“我当教材看了无数遍,前晚还在看。目前中国所有特型演员中没人能比得过王老师的表演业务,大家都应该向他学习。”

  “伟人风采艺术团”有一张宣传光碟《伟人风采耀神州演出集锦》,在《东方红》的伴奏下,艺术团走进人民大会堂参加“"新中国成立60周年华诞"大型红歌会暨中宏感恩节设立大典”,走进汶川县水磨镇参加“感恩之旅”羌族文化与艺术展演,走进2009年老孟的“山寨春晚”,走进太原参加新东方品牌大世界商场开盘仪式……“伟人”们还陪着地方干部给当地贫困户送米、送面、送钱。

  高玺光本职是摄像师,他常在影视剧中演山贼、盗墓贼,在团里的主要任务是站在“毛主席”后面挥舞“红宝书”,说台词:“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中华人民共和国今犹在,伟大领袖毛主席永远活在我们心中。”他原本有七八根接近一根香烟长的长寿眉,因为妨碍摄像工作,他只拔剩右边一根,“主席叫我留一根,要干摄像的时候,我会拿舌头舔下手指,把这根眉毛抹到一边去”。

  2006年、2007年时,“伟人风采艺术团”一年只能演到20场,2008年起每年能演50—80场,2011年头四个月,演了20场“情景剧”,多数是企业晚会、剪彩和庆典。“企业老板请我们,一是为了增加文化氛围,二是请"伟人"比请明星更有视觉冲击力,能壮大声势。”商清瑞说,“北京市场大,但赚钱少,他们重视红色文化,但是不给钱,很多是公益演出。我们离京,每个人出场费最少要5000元。”“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的出场率最高,“林彪”、“蒋介石”出场费3000元起,但因是敏感人物,重要场合不能出席,挣得也就最少。

  董晓说自己的办公桌上总压一张纸条:“我所做的事情,邓小平会不会高兴?”他以此作为人生的一把尺子。“我希望我和同行们能真正演伟人、学伟人,严于律己,不给自己扮演的角色丢脸!”

  “毛泽东”拍着白桦树,用湘潭话说:“第一次走进白桦林,我很高兴噢。这个地方有无限的生机,今后不管是旅游,还是生态保护,都是意义重大呀。”

  这些年,商清瑞最活跃的舞台是山寨春晚、电视台晚会、慰问团、企业庆典、商场开业、商品推介会。他至今未在影视剧中演过毛泽东,他唯一一次出现在电影里,是2009年的抗日电影《残阳》,演的是一个八路军政委。

  唱红歌,扮伟人,学讲话,现场题词“为人民服务”、“发展才是硬道理”……今年,中国唯一的“伟人风采艺术团”里的特型演员们特别忙,他们说:“排好戏,演好戏,哪里需要哪里去。”

  “林彪同志身体永远健康。”“毛泽东”仰靠在沙发上,挥手示意他休息。“林彪”于是坐下,敬茶递烟:“主席,请用茶。主席,请抽烟。”

  “邓小平”(董晓)的名片上显示,他是邓氏伟业知识产权有限公司、邓氏伟业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四川广安邓府酒业有限公司的代言人。

  吃完午饭,一群人随“毛泽东”回家。店小二跟到了家门口。

  获知《新周刊》记者造访,商清瑞和“林彪”提前把一幅一人长半人高的油画抬到电视机前:内蒙古大草原的空旷地平线上,一轮巨大的夕阳前,有位牧民策马扬鞭在放牧。傍晚,北京的夕阳恰巧透过窗台打在油画上,顿时满室红光。

  中国演毛主席的特型演员有十几个,商清瑞最服古月。为了演好毛主席,商清瑞反复看《大决战》三部曲,不断用湘潭话模仿“两个务必”和开国大典讲话……

  1994年,话剧团里拍剧照的刘占加发现他像青年邓小平,董晓自己对镜子照,又请人造型,开始琢磨演邓小平。为找感觉,他大夏天穿着棉军装、别着小手枪上街,做梦都在听四川话录音带……1996年年底,他参加深圳喜迎香港回归的演出,在董文华唱《春天的故事》间歇,走上台前说:“我希望有一天,待到香港回归的时候,到自己的土地上走一走,看一看。”那次,他挣了500块。后来,他在《邓小平在上海》(后用名《风火青春》)、《向前!向前!》等影视剧中出演邓小平。

  董晓在网上加了个“红色文化QQ群”,里面多是在校大学生,“现在很多大学生根本不懂什么是真正的红色文化”。群里,南昌有群大学生打着红色旗号,准备周末在野外搞三四小时的拉练,董晓批评他们:“你们这根本不叫拉练,是游玩!他们说不想太累,周一还要上课。我说,你们吃这点苦就怕了!像你爷爷那年代,如果干革命两天两夜没睡觉,第三天是不是就不干革命了?!”

  陈鹏,人称“陈老总”,是一家文具店老板,北京市政府采购定点供应商。3年前,曹志颖发现坐在台下的他像陈毅,动员他加入特型演员行当。今年,他参演了一部反映煤矿工人的电影《脊梁》,共有两场戏。他爱背“大雪压青松”的诗,也学会把陈毅做人做事的方法运用到企业管理中去,“为合作单位免费演出,一来扩大企业影响,二来政府部门也满意,因为这是革命传统教育”。

  5月13日正午,北京艳阳高照。

  一根“长寿眉”

  “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陈毅”、“林彪”围坐在幸福家园小区南门的一家成都菜馆里,点了炒饼、牛肉面和三鲜面。

  商清瑞说自己曾给北京太阳能广场和河北一家做沙发的木器厂做过代言,代言费总共30多万元,“我照相片时,不上妆,不沾痣,不穿中山装,也不打毛主席扮演者的字样”。

  商清瑞说,他在地震一周年去汶川县水磨镇参加演出时,一位70多岁的老奶奶拉着他的手,热泪盈眶地诉说地震中儿子儿媳都死了,只剩下一个小孙子,他安慰她:“灾难很快会过去,不要太悲伤,当地政府会救助”。最后还和“总理”、“小平”每人掏了200块钱给她。

  “伟人风采艺术团”有句经典口号:排好戏,演好戏,哪里需要哪里去。

  “伟人风采艺术团”出炉记

  “毛泽东”赶紧把钱补给“林彪”:“你的钱都有数,每次出门你老婆只给200块钱,到时查起来怎么办?”

  《新周刊》记者注意到,“伟人风采艺术团”早期宣传册中出现的冯黎(陈毅扮演者),后来另立门户搞了个“世界伟人特型演员艺术团”,活跃各地演出。“他们现在黄了,组织有问题,请不动人。”商清瑞称。

  “毛主席”、“周总理”代言沙发、化肥

  2004年到2006年期间,他和朋友搞电网改选工程商业项目,跑到湖南,许多人叫他“毛委员”。有次在长沙等从南昌去北京的过站车,只停两分钟,朋友怕挤,骗列车长:“这是演毛主席的特型演员,要回北京开会!”结果幸运睡上了卧铺。

  “我们有句行话叫"现挂",就是根据现场主题,依照伟人思路随机创作台词。”“周恩来”说。

  商清瑞,54岁,北京市密云县人,他的第一主业是饰演毛泽东。

  商清瑞却也因此萌发走特型演员之路的念头,他请八一电影制片厂曾给古月化过妆的胡天秀做造型,剃发际、摘眉毛、贴双眼皮,找小阮服装店做中山装,“不算衬衫,光中山装就有7套,加上大衣有10套,一套六七百块。团里的人都在他那做衣服,小阮也算发了笔小财”。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