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重庆11月11日电 伴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教育信息化、现代化日益成为教育界的研究热点,而面向未来的新型学校形态也成为教育界的探索焦点。11月10日,第五届中国未来学校大会在重庆市江北区徐悲鸿中学召开。来自英、美、澳等国和国内专家学者及参会的优秀校长、教师代表齐聚重庆,共话未来学校建设。
为进一步推进未来学校建设,江北区投入13亿元,新建十八中铁山坪校区、两江国际学校鱼嘴实验校、十八中两江实验中学、江北嘴实验学校、五里坪实验学校等学校;投入1.5亿元对10余所城区老旧学校进行设备更新,全面优化学校办学条件;投入资金约1.46亿元完成中小学功能室标准化建设。
江北区未来学校展示
江北区打造未来学校建设名片
近年来,江北区在“智能江北”战略部署下,确立了以“未来学校”建设为载体的“智能教育”区域整体推进策略,以智能化助推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让更多孩子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科学编制了《重庆市江北区“十三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数字化教育策略”专栏和《江北区“十三五”教育信息化发展规划》,实现了教育信息化的顶层设计。
(责编:陈琦、张祎)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负责人透露,在这届大会上,未来学校实验室正式发布了中国未来学校2.0方案,系统阐述对未来学校的新思路。他还从“未来学校要顺应时代要求”、“未来学校要回应人民期盼”、“未来学校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三方面内容和与会者进行了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