撤县设区,是不是使所有一“撤”一“设”的县(区)经济都能够一下子就有了腾飞的强大动力?
徐州师范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黄景章教授认为:实施“撤县划区”的行政区划调整的初衷是,扩大城市发展空间、统筹区域一体化建设、协调城乡矛盾、减少管理层级、加强大都市实力。而从经济学角度看,撤县划区最大的好处在于:铜山和徐州市区成为一个整体,在产业布局时可以通盘考虑,可以实现“聚集效应”和“规模效应”。
工商联的声音
同时,他还指出,徐州市区与铜山县是典型的“市县同城”,两者地理位置很近,但是市、县规划权相对分离,这样在城市布局和产业布局上难以协调统一。市、县各自建设行政中心、开发区、商贸区等,统一规划项目也常因为实施主体不同造成建设不同步,存在重复建设、资源浪费等现象。
“那划区以后,对你们来说将有什么好处?”面对记者的提问,李敏不加思索地回答:“好处当然很多啦。”接着,她向记者列举了这么几条。首先,铜山划区以后,精英就成为了市级企业,享受的一系列政策也将升级,尤其是人才引进机制,在和许多高等院校的合作中,市一级的企业享受的待遇精英也同样享受,可以吸引更多高技术的人才。
“不要小看‘区’和‘县’这一字之差,这里面的内涵变化太大了。”铜山区工商联副主席商翠萍,谈及铜山撤县划区,她认为,“铜山撤县设区,说明铜山融入了徐州市大都市圈,迈上了城市化和工业化发展的新台阶。”
提到企业未来的发展时,李敏提出:希望得到政府更多的扶持。她说:“原来56路车在我们这条主干线上有停靠的站点,但是现在没有了,很不方便。铜山区这么多人,最近的购物中心得到易初爱莲,服务、娱乐设施跟不上。划区之后希望政府把这些公共资源调配好。另外,也希望政府多开发一些经济适用房、廉租房,让来铜山务工的年轻人安居乐业。”
四是对铜山区民营企业的人才储备提供了新的机遇。本次区划调整后,铜山区将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新兴产业,而且铜山本身就具备较好的发展基础和区位优势,通过优化创业环境和产业发展政策,构建各类人才施展才能的平台,将会吸引更多的人才进入铜山区的民营企业,形成民营企业技术人才竞相涌现的喜人局面,促进民营企业新发展。
为此,他进一步列举了四点理由。
他举例说,以前铜山处处建工厂,处处建小城镇,产业布局小而散。而划区以后,铜山和徐州市在城市规划、经济发展、产业结构布局等方面可以“一盘棋”整体考虑,经济结构、资本、技术、人才、信息等生产要素高度聚集,规模效应、聚集效益和扩散效应十分突出。区划调整,铜山将为徐州加快建设区域中心城市提供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同时,随着城市的迅速发展,铜山也将迎来新的发展契机。我们翘首以待。
铜山区工商联副主席商翠萍
应该说,铜山撤县划区牵动着很多人的心。采访中,无论是普通的市民,还是企业的高管,抑或是政府的官员,都表现出了高度的关注。或许,对他们而言,从不同的视角、不同的维度来审视铜山划区,其折射出的意义也不尽相同,但是大家的心都共同指向了一点,那就是:相信新的铜山会越来越好!


然而,高端人才的缺失成为了精英进一步发展的强大阻力。提及此事,李敏感慨万分:“我们现在不缺资金,不缺市场,就缺人才。”继而,她进一步补充道:“从前,我们是县级企业,甚至是小镇上的一个企业,很难招揽到人才。”
二是有利于民营企业的产业集聚和规模发展。按照省市部署,铜山区将打造国家级现代工业区,必将加大铜山区主导产业和规模企业发展扶持的力度,而铜山区民营企业大都围绕本地产业和规模企业配套经营,这也将带动铜山区民营企业的规模发展和特色产业集聚发展。
将推动铜山乃至徐州的民营企业快速发展
把铜山推上城市化和工业化发展的新台阶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黄教授说,徐州是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江苏省重点规划建设的徐州都市圈核心城市和四个特大城市之一,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居于龙头带动地位。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市区原来狭小的面积已经成为城市发展的瓶颈,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中心城市规模和功能的提升。铜山划区以后,城市空间的扩容升级,有利于我们在更大范围内优化整合资源,集聚发展要素,对于做大做强中心城市,进一步发挥对区域发展的龙头带动作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