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新闻 > >>  正文

[寻找最美乡村教师]袁秀兰:把温柔全给了学生

2018-12-16 01:01 来源:互联网综合 作者:佚名

袁老师课堂教学

袁老师正在课堂上给孩子们上课。

  见到袁秀兰的那一天,气温超过了35度,太阳炙烤着大地,连空气里的风都是热乎乎的。即使热成这样,袁秀兰依然穿着长裤,更不敢吹风扇。11年前她因病摘除了左肾,这些都是当年手术留下的病根。

  55岁的袁秀兰,扎根山村学校的讲台已经36年。与很多乡村教师一样,身材瘦小,但神情坚定。曾经,她为了不耽误学生上课,狠心把自己的两个孩子锁在家里;曾经,她因病摘除左肾,却在休息一个月后又毅然踏上讲台;曾经,她冒着大雨回学校关窗户,却从此落下了寒症……曾经的曾经,在袁秀兰眼里,一路辛苦却也一路收获着幸福。她说如果人生能够重来,她还是会坚定地选择三尺讲台。

  为上课 她狠心把儿女锁家里

  1960年,袁秀兰出生在兰陵县下村乡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虽然是个女孩子,但明白事理的父母还是坚持把她送到了学校读书认字。高中毕业时,她幸运地赶上了全国恢复高考,然而那一年因为发挥不佳,她落榜了。

  因为家里穷,父母再也无力供她复读,袁秀兰只能回到村里,帮助管理棉田。第二年春天,因为小学缺老师,乡里专门组织了一次招考,她就抱着试试看的态度参加了考试。让她没想到的是,从村里小学考完试还没走到家门口,村里不少人便开始喊她“小老师”。原来,在参加考试的20多个高中生里,袁秀兰取得了第一名,从那以后,她的人生便深深扎根在三尺讲台上。

  “一个星期后,乡里就通知我去上课了。刚开始的时候什么都不懂,压力很大。”为了尽快进入角色,袁秀兰在别的教师上课的时候,就偷偷躲在教室后面听,还会翻看老教师的教案。就这样通过一点点学习,她逐渐摸索出当老师的门道。第二年,她所教的40多个学生全部通过考试升入五年级,在当地引起不小的轰动,为此村里还专门用广播传达了这一喜讯。

  1988年,在女儿3岁时,经过多次申请袁秀兰才调到了离家更近的张庄小学。5年后,儿子出生,一家人的生活压力变得更大,丈夫不得不长年在外打工,家里的重担一下落到了袁秀兰的肩上。

  “那时婆婆身体也不好,根本没法帮我照看孩子,所以我一边上课,一边照看孩子。实在顾不过来的时候,只能一早把两个孩子反锁在家里,一直到中午才能再回来看看。”那段时间,邻居们经常能听见孩子们站在大门里面,一边大哭一边拍打大门的声音。

  后来,为了孩子安全,袁秀兰把孩子托付给了住在学校门口的两位老人,一托付就是10年。回想起那段艰苦的日子,袁秀兰眼里闪烁着泪光。

  积劳成疾她失去了左肾

  因为教学成绩出色,袁秀兰的课成了学校里的“样板”,只要乡里有讲课比赛或者检查,她都会代表学校出场。一次袁秀兰接到领导安排的听课任务,本打算放学后好好备课,却没料到儿子晚上发起高烧,一直折腾到深夜11点。在孩子们都睡着后,她才终于安下心来准备第二天的听课,没成想因为怕耽误第二天的听课,一晚的急火攻心,让原本瘦弱的她突然上吐下泻。半夜时分,她只好敲开了邻居家的门,把孩子安顿好后,自己扶着墙,步履蹒跚地走到了村里的卫生室。

  “医生看我病成这样,很惊讶我是怎么从家里走过来的,他说我得的是霍乱,需要输液治疗。”在病床上躺倒后,袁秀兰再也支撑不住,昏昏沉沉地睡了过去。第二天早上10点多,她醒来后看到学校领导坐在跟前,赶忙问“我是不是耽误听课了?”看到她如此敬业,在场的很多人都流下了感动的泪水。

  由于一心扑在工作上,加上饮食、作息不规律,1994年袁秀兰被查出左肾结石。为了不影响上课,她忍着疼痛坚持药物治疗。但是久而久之,她的左肾开始出现严重积水,到了2004年,肾脏就已全部坏死,不得不摘除。医生建议手术后至少要休息半年时间,但在暑假开学后,她却主动回到了学校。此时她身上的刀口还没有愈合,每工作一会,她都会累得腰酸背痛,实在坚持不住,就抵在讲桌上,靠在椅子上,减轻一下痛苦。

  那年秋天的一个傍晚,天空突然阴沉了起来,因为担心学校教室的门窗没有关好,回到家的袁秀兰又匆匆赶回学校,然而走到半路瓢泼大雨便倾泻而下,看到浑身湿透的她出现在学校里,值班的门卫也忍不住埋怨她,“这么大雨你怎么还来啊,门窗我都关好了。”因为这场雨,袁秀兰从此落下了怕冷、怕寒的病根,经历着常人难以忍受的痛苦,即使再热的天气,她都不敢吹风扇、吃西瓜。

  “狠心妈妈”把温柔都给了学生

热门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