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招生总体情况。2017年是军改大背景下新的院校体系运行后首次招生。军改后,全军和武警部队共43所院校,其中有26所院校招收青年学生(高考生)和生长军官士兵学员(士兵考军官学校),31所院校招收士官学员。
2、招生规模压缩。2017年招生人数与2016年年相比有所压减,其中招收青年学生减少2700人,生长军官士兵学员减少1100人,士官学员减少6100人。
3、不再招国防生。2016年,军队依托65所地方高校招收国防生4600人。2017年,不再招收国防生,现有的在校国防生培训制度不变。
4、报考军校人数。2017年全国有5万余名普通高中毕业生参加军检面试和投档录取,军队有5.2万名士兵考生参加文化科目统考。实际报考的人数远远超过这些数据。
5、2018年军队招生重大信息。军委机关招生业务主管部门向“黄埔一号“透露,下一步将在现有政策法规基础上拟制招生实施办法,建强招生队伍,优化新体检标准,完善合并组考模式,规范集中阅卷流程,构建与新体制新职能新使命相适应的军队招生工作体系。请注意“优化新体检标准”这几个字!显而易见,明年军校招生体检标准将有所调整。
报考军校的八大注意事项
高考结束后,有不少立志献身国防的青年考生向往绿色军营,报考军队院校和国防生是他们的首选。但对于大多数考生和家长来说,军队仍然是一个神秘的群体,对军队院校更是了解甚少。下面从以下八个方面,给广大考生和家长介绍一下报考军队院校和国防生的注意事项。
一、了解政策是首要
据专家介绍,从2016年开始,军队院校和普通高校招收军校生和国防生有关政策作出了相应调整和规范。例如,为扩大选拔范围,从2016年起,普通高中往届毕业生也可以报考;考生年龄设置下限,不低于17周岁(截止报考当年8月31日)等。为适应军队体制编制调整改革,2017年,步兵、炮兵、工程兵等陆军传统作战力量专业和财会审计、基建营房、医疗卫生、军械技术、汽车指挥等后勤保障类专业招生计划数量进行了大幅压减,压减比例分别为24%、45%。2017年,考生在包括这些专业时要尤为注意,由于招生数量的压减,有些专业录取分数线可能会比往年有大幅的提高。这些政策上的新变化,广大考生和家长一定要及时关注,做到心中有数。
二、填报之前先慎思
被军队院校录取的考生,也就意味着被应征入伍了,享受军队提供的各项待遇的同时,就意味着你选择了为国防事业献身,意味着你要自觉接受军校的管理和培养,毕业后服从组织分配在军队工作而不能到地方工作。还有的考生认为,只要被军校录取,自己的军校生活就后顾无忧了,这可是一个误解。军校实行的是严进严出的政策,以装甲兵工程学院为例,该学院近几年本科四年淘汰率达到了5-8%。因此,进了军校并不等于进了“保险箱”,如果不努力,一样面临淘汰的风险。
三、知己知彼很关键
知己就是要了解自己的高考成绩,对自身实力有个客观准确的评估。今年,除上海市实行考前填报志愿外,全国其它省(市)均为考后填报志愿。考后填报志愿分为考后估分填报和考后知分填报。考后估分填报志愿,不仅要依据估计的分数,还要参考高三阶段的学习成绩和几次模拟考试的成绩和名次。否则,即使估分准确,但没有准确界定自己在全体考生中的排位,同样不能合理填报志愿。采取考后知分填报志愿的省(市)一般在考生填报志愿时也会公布各批次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以及各分数段的考生人数,考生可以对自己的情况做到心中有数。
知彼就是考生尽可能获取大量的与自己高考报考相关的招生信息。包括填报院校的招生计划、招生人数、专业设置、培养目标及报考要求,过去3年来的录取分数线等相关信息。大多数考生家长对军队院校了解甚少,不知道自己将来毕业能干什么,去哪里工作。这里,建议大家关注一下每个专业的培养目标,培养目标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考生毕业后的分配岗位,例如同样是环境工程专业,后勤学院培养的是基建营房工程技术干部,海军工程大学培养的是潜艇大气监测干部,考生要根据自己未来的规划,合理选择。
四、顺序志愿理智填
顺序志愿的录取是按照院校志愿顺序依次进行的,对于军队院校,第一志愿录取率多数在95%以上,第一志愿的选取显得尤为重要。根据近几年录取情况,指挥类院校(或指挥类专业)的录取分数一般会比非指挥类院校(或非指挥类专业)低些。因此,对于那些分数不是很高,又希望上军校的考生来说,第一志愿报考指挥类院校(或指挥类专业),录取的可能性会更大一些,考生应根据自己的估分情况,切合实际地填报第一志愿。